2025-05-21 17:29:05 来源:
为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出行宣传,加查县交警大队深化开展“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主题活动,采取依法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和志愿劝导、不文明行为曝光等多种方式,加强日常监管,培养广大市民文明出行习惯,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聚力文明宣教强根基,构建全民参与新格局。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全民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当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化作行动,方能凝聚起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品牌化阵地建设强渗透。打造“美丽乡村行+送考下乡”双品牌宣教矩阵,设立流动宣传站,摆放宣传展板,播放宣传视频,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集中下乡宣传教育16场,发放《文明出行手册》500余份,覆盖农牧民群众1300余人。多元化志愿联盟促共治。组建了36人的“警企民”联合的志愿服务队,在6个重点路口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每月受益人数均达5000人次以上,同时,联合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护学志愿服务行动,纠正不文明行为32起。精准化教育服务暖民心。针对特殊人群开展了“教育服务暖民心”宣传活动。通过张贴海报、以案说法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山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讲解了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和交通文明注意事项,切实提升学生的道路安全意识。截至目前共宣传23次,受教育人群1600余人,发放《致家长文明驾驶书》700余份。
深耕文明执法树新风,打造综合治理新样板。以文明执法为抓手,将“柔性管理”与“刚性约束”有机结合,创新推出“说理式执法”“普法进商户”等举措,既维护了城市秩序,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靶向施策显精度。加强对省道、国道、城区主干道、学校周边等大流量路段和非机动车事故高发路段等重点区域的分析研判力度,增设警示宣传牌23处,在学校周边增设红绿灯4处,切实提高交通综合治理能力,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5%。同时,加强文明劝导和执法检查力度,建立运输企业“红黑”榜,约谈3次。智慧赋能提质效。推行“学法减分”工作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锁定3处违法高发路段,查处不文明行为500余起。常态化开展“曙光”“夜鹰”专项整治,查处酒驾、无证驾驶等违法16起,线上曝光不文明行为3起,形成“查处一起、警示一片”震慑效应。多元共治筑防线。联合运输管理部门查处“两客一危”违法8起,与城管联动整治占道经营5处,在重点路段设立交警临时执法点,以劝导“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严管严查一盔一带、无证无牌、乱停乱放、酒驾醉驾、三轮电动车违法载人等专项工作,督促交通参与者自觉遵法守规、文明出行。共检查车辆2万余辆、曝光不按时年检车辆74辆。
精绘文明路网惠民生,谱写畅通出行新篇章。聚焦交通出行“痛点”,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城乡路网建设,从拓宽改造老旧道路,到优化交通标识设施;从推广文明交通理念,到完善公共出行服务,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为民初心。隐患治理出实招。交警大队多次联合交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摸底排查,发现隐患后,积极沟通主管部门,整改损坏的交通标志、标线、完善路口信号灯设置,完成5处急弯陡坡警示设施改造。截至目前共发现隐患29处,整改23处,正在整改6处。智慧交通再升级。针对城区主干道、学校周边、广场等重点拥堵路段区域,开展实地调研,整治卫生死角16处,生活垃圾清运600余吨,建筑垃圾清运50吨,垃圾分类站文明标语更新率达100%。新增停车位75个,集中清理城区道路、人行道朝天钉、受损交安牌等80余处,处置牲畜进城问题10余起,教育引导占道经营商户190余户,以城区综合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全域环境品质。协同共治聚合力。建立多部门常态化联动机制,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联动,围绕占道施工、非法营运等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整治行动。针对商圈、农贸市场周边等交通秩序“顽疾”,采取“高峰守点、平峰巡线”的动态管控模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交通治理新格局,推动文明交通共建共享。
下一步,加查县大力实施文明交通培育计划、文明出行、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巡回宣讲”活动,为打造平安加查、文明加查贡献交警力量。
责任编辑:郑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