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加查>大事记 > 2016

加查县多项举措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2016-11-23 17:02:05 来源:加查县网信办

今年以来,加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区党委和市委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职责任务,采取多项措施,狠抓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强化责任落实,有效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严格按照县委抓紧抓实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突出书记主体,团结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大局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求全县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始终把加强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首要之责、根本之责;县委书记与党委(党组)书记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逐级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上率下层层把责任抓紧靠实;突出政治担当,强化“四个意识”,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按照县委的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首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突出思想教育,开展好“两学一做”,扎实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在持久深入、形成常态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切实增强阵地意识、斗争意识。一是通过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开通“网信加查”公众微信号,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以正能量引领思想,传播主流文化,展现全县党员领导干部风采,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先后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1200余条。二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明确县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固定专人随时关注网络舆情,转载发布上级重大新闻100余条,今年加查县未发现任何网络舆情。三是开办“道德讲堂”,不断加强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道德素养,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纪律严的干部队伍为目标,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党员领导干部的业务能力。四是加强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加查县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在全国劳模次仁宗巴家打造道德教育基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提升了全县干部群众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自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三是高度重视宣传思想队伍建设。一是不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观。牢固树立起人才是第一资源以及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将各类宣传思想文化人才推选出来,形成“发现—选拔—培养—任用”的良性机制,努力为优秀人才发挥才智、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破格调用优秀宣传人才。选调一批富有宣传思想工作经验并已在宣传思想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人才充实宣传干部队伍。三是完善奖惩机制。制定了新闻宣传报道奖惩制度,鼓励宣传工作者踊跃写稿、积极投稿,组织“优秀通讯员”、“优秀宣传思想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对那些在当年宣传思想工作上有特色、有创新、有成效的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进行及时肯定和表彰,一大批年轻干部经过宣传岗位的锻炼,崭露头角,迅速成长。四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对口交流。通过邀请自治区、市优秀宣传工作者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题培训和讲座,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加查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各类知识,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增强运用科学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五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开拓视野。通过适时选派相关干部参加宣传业务培训等形式,鼓励干部学习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拓宽视野。

四是加强理论学习。加查县把抓好学习作为推进专题教育的关键,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主要平台,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一是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县委中心组学习的意见》,重点从组织制度、计划制度、调研制度、通报制度等方面对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规范,明确规定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至少举行1次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12次,确保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二是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创新学习方法,引导领导干部在思想碰撞中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理解思想精髓,并根据学习主题,灵活采取学习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增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集中学习前印发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及时编发学习要点供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考,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任务和责任深入基层调研先行调研,撰写发言材料,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有责必履,失责必问,这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规矩。加查县纪委按照县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狠抓“明责、督责、追责”三个环节,推动意识形态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一是再“明责”。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党委(党组)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守好自己的门、站好自己的岗。坚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把责任压力传导下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强“督责”。始终把落实中央、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情况,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做到“三个结合”。即: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检查与对乡镇、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相结合,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相结合,与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相结合。积极配合宣传、组织等部门,健全完善监督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推动监督考核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纪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委(党组)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三述”的重要内容,纳入执行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强化结果运用。三是严“追责”。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强化问责刚性“硬约束”,既查失职、渎职,也查“为官不为”、“为官慢为”。对导致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追究实行“一案三查”,除严肃查处当事人,还要对党组织负责人、直接分管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责任倒查,真正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规矩立起来、挺起来,确保铁规发力、制度发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